7月18日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
“2024—2025年度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
连云港自贸片区在全国排名上升了2位
在全国30个非省会自贸试验区
制度创新指数排名第8
贸易便利化指数排名第4
各项排名较上年度均有显著提升
一直以来,连云港自贸片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累计形成独具特色的制度创新成果224项,其中56项首创性改革探索在全国率先实施,海事政务闭环管理创新做法入选第七批国务院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强化“三通”互联打造“一带一路”标杆示范、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打造便捷物流渠道2项工作经验被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推广,“公铁海河”多式联运品牌入选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秀观察案例。进境黄大豆“智慧安监”检疫监管新模式等3项创新事项获海关总署备案,沪连跨港区合作新模式、“电动化”助推低碳港口建设等4项案例入选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制度创新推荐案例,50项全省复制推广,以全省1/6的面积贡献了近1/3的创新成果,走在长三角自贸片区前列。
?发挥港口特色,建设“一带一路”交流合作平台
突出“口岸+国际班列”特色,围绕海港口岸和国际班列,积极提升通关效率,推进贸易便利化,主持编制修订3项海铁联运信息化国家行业标准,建成国内首个纯电拖轮产业示范基地,“创新跨境多式联运服务模式”“实施铁水联运‘一单到底’”2项典型经验入选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经验。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10条宽轨铁路线正式投入运营,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项目一期先导区启用,开展哈麦过境业务并创新应用“一箱到底”模式。今年上半年,累计开行班列467列,过境业务量占全国40%。
? 突出区位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连云港自贸片区依托世界级石化基地资源优势和自贸区先行先试优势,建设大宗商品贸易服务中心,深入推动大宗商品贸易创新发展。经过3年发展,连云港自贸片区大宗贸易领域已建成江苏现有规模最大的专业从事石油化工产品及其他大宗贸易的服务平台,目前入驻企业1300家,上市公司、国央企51家,招商服务公司12家,税务师事务所4家。
? 扩大对外开放,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为推进中欧班列持续发展,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连云港片区管委会联合中国银行连云港分行为片区内中小外贸企业客户投放了围绕“中欧班列”铁路运输单据物权化的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实现了联合国《可转让货物单证》公约试点项目金融服务方案在全球的首发。此外,连云港片区结合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积极探索司法服务国际班列运输、跨境多式联运运输,首次明确“过境运输”货物具有涉外因素,采用“三步认定法”确定管辖法院,明确货损价值特殊认定规则,为“过境运输”货物纠纷审理提供司法审判案例参考。
来源:连云港自贸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