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单位各类文件
首页 本单位各类文件
索引号: 14252399/2023-00016 信息分类: 商贸、海关、旅游/对外经贸合作 / 通知
发布机构: 市商务局 发文日期: 2022-10-22
文号: 连商流通〔2022〕13号 主题词:
信息名称: 关于印发《关于推动商贸流通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内容概览:
时效: 有效

关于印发《关于推动商贸流通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信息来源:市商务局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23 17:02:19

各县、区商务局,功能板块经发局:

为推动商贸流通业绿色低碳发展,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发展。我们研究制定了《关于推动商贸流通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连云港市商务局

2022年10月22日


关于推动商贸流通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碳达峰目标实现,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工作部署,现就推动商贸流通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商贸流通业节约能源资源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业绿色低碳发展,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发展。为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建设“强富美高” 新港城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要求

建立节能创建、运营、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制定系统的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制定节能减排、环保、健康、安全生产、持续改进、环境绩效等制度文件;有计划安排设备、环境维护保养资金或节能技改专项资金(包括节能宣传费用);能耗指标逐年下降。

三、工作原则

总体部署、分类施策。明确总体工作目标,压实各方责任,统一部署、协调推进。充分考虑商贸流通企业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序开展。

创新驱动、加速转型。协同推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理念创新,加快调整用能结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培育、引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用能习惯,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突出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大幅提升用能效率,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抓住关键、重点突破。突出用能总量排名靠前或超定额用能的重点领域,聚焦设备节能、绿色供应链建设、引导绿色消费等关键环节,抓好试点先行。统筹运用考核通报等激励和惩罚举措,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多方共治、共赢格局,集聚绿色低碳发展合力,全面提升节能降碳示范引领效果。

四、主要目标

到2025 年,绿色商场(超市)达到4家以上,重点商场超市单位建筑面积耗电量/耗水量、万元营业额耗电量/耗水量等运营能效指标应居行业领先水平。

五、工作重点

(一) 推进设施设备节能管理

1.建筑及结构。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和遮阳等措施。减少装修材料浪费和建筑垃圾。

2.空调暖通设备。集中空调系统应采用智能化控制,采取措施降低在过渡季节以及部分冷热负荷和部分空间使用下的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冷热源宜安装集中优化控制系统和余热、余冷回收装置。

3.照明设备。采用LED等能效较高的照明设备。照明应回路清晰,并根据使用场景设置多种照明模式,并配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高效照明光源使用率100%。

4.电梯设备。扶手电梯应根据人流状况优化运行管理,加装变频变载感应装置,高悬扶手电梯宜安装安全防坠落装置。

5.冷链设备。合理、规范冷库/冷柜的使用和管理,冷冻冷藏保鲜系统应采用高能效的节能设备和环保型制冷剂。

6.水资源设备。卫生器具和配件应符合CJ/T 164的有关规定,并采取适宜的节水措施。宜采用非传统水源或节水的绿化灌溉方式。

7.环保设备。应在必要位置安装油污分离设备和油烟排放净化装置。

8.终端用能电气化低碳化改造。推广应用节能灶具和高效油烟净化设备,开展全电厨房试点建设。

9.智能化管理。深度运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实时采集、统计、分析用能数据,优化空调、电梯、照明等用能设备控制策略,实现智慧监控和能耗预警,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建立进行能耗实时监控和分析的能源管控平台。

10.配备相应的能源计量器具。建立能耗分项计量系统,并定期进行能源审计或能耗状况分析。应有明确有效的能源管理方法和措施,且包含激励机制或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应定期对照明光源、空调滤网/风管、冷却塔、油烟净化设备等及时进行检查、清洗、维修和更换。

11.能源合同管理。科学运用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机制。鼓励采用能源托管型、效益分享型、混合型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入第三方“能耗管家”,共同参与用能系统节能技术改造和运行维护。

(二) 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

1.绿色采购与招商。采购产品和选择供应商应符合国家商务部等部门颁布的《企业绿色采购指南(试行)》有关要求。应通过合同约定、项目培训等措施,倡导供应商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采用绿色设计技术,促进产品或零部件能够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宜对绿色环保优质商品的供应商制定倾斜性招商政策。

2.绿色运输和管理。物流运输及配送应使用国家规定的标准化托盘,采取措施减少车辆空驶。淘汰更新或改造老旧运输工具,加快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在物流配送中的运用,构建数字化运营平台,推进智慧物流发展,加快传统物流业智慧化改造,建立智能化的绿色物流仓储系统。

3.实施绿色服务。

(1)服务设施和管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位置合理、数量适宜、出入方便,应有明确的停车引导标识。停车场应配建与使用规模相适应、运行需求相匹配的充(换)电设施设备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相关功能区域无破损、干净卫生,与整体风格协调一致。

(2)人流动线设计应合理,清晰设置步行路线引导标识和公共服务设施标识。

(3)宜建立完整的客流量、营业额、客单价、绩效等运营数据统计信息平台。

4. 强化服务行为和能力。工作人员应具有与其岗位要求相适应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应根据客户群体结构,不定期组织促进节能减排、引导绿色消费的活动。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GB/T 18883相关要求,整体环境整洁、卫生。

(三)引导绿色消费

1.绿色消费信息统计和减塑。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吸管/ 餐具等一次性商品的消费量。应提供可自然降解的各类环保购物袋。

2.绿色消费宣传与引导。应运用多种方式开展绿色消费宣传,传播绿色消费、环保、节能的理念,引导科学、适度、可持续的消费行为。

3.应在节能产品、低碳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等产品销售区设置醒目标签标识,引导消费者购买。应在餐饮区、收银区、生鲜区等区域设置合理提醒标识,引导绿色消费行为。

(四)倡导资源循环利用与环保公益

1.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倡导节约用餐,常态化开展“光盘行动”等反食品浪费活动,全链条、多环节节粮减损。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施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行动。推进包装绿色转型,加强过度包装治理。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宣传倡导文明消费理念,引导消费者自觉践行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2.加强绿色低碳理念宣传。将勤俭节约优良传统与绿色低碳现代理念有机结合,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实效,引领社会风尚。以全国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绿色出行宣传月等为载体,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电子频、宣传栏、条幅等,广泛传播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引导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3.垃圾分类。应根据经营场所面积、客流量等因素合理设置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并定期清扫收集。应分类收集建筑装修、餐厨、有害和其他废弃物。

4.再生资源回收。应设有再生资源回收装置或回收点,并规范运营。应开展以旧换新、积分兑换等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的活动。

5.环保公益。应组织参与植树造林、市政社区公共环境卫生清洁等公益活动;组织产销对接、扶贫济困等公益活动;组织环保骑行、慢跑等促进职工和消费者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五)优化办公终端用能

出台办公用能管理相关制度文件,引导职工积极参加“绿色办公”行动,鼓励无纸化办公和双面打印,使用再生纸、再生耗材等循环利用办公用品,办公室做到随手关灯,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减少设备待机能耗,提高视频会议比例,严禁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和一次性纸杯,限制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引导。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商贸流通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的认识,将此项工作列入重点工作日程;与有关部门加强配合协调,深入推进商贸流通业节能降耗,明确目标责任,推动工作落实。

(二)分重点推进。对商场超市重点开展绿色商场、绿色超市创建工作,创建一批具有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特点的绿色循环示范企业。

(三)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研究制定促进商贸流通业节能降耗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促进绿色商贸流通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加大绿色发展宣传。充分发挥网络、报刊以及新媒体的作用,宣传绿色流通理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舆论氛围。推动企业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逐步建立政府指导、企业主动推动的良性互动机制。